2023 年 8月3日上午,中醫智能康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在标準化大樓召開了驗收工作推進專題會議,參會人員:徐建光、向延衛、許東升、單春雷、劉曉丹、郭帥、楊幫華、萬克明、陳建剛、陸琛斐、路建偉、方磊、華續赟、鄭謀雄、吳佳佳、李源莉、王會、孫萍萍、毛夢钗、霍貝貝、陳葉萍、劉益傑、鄧信遼等。許東升副院長兼工程中心執行主任主持會議并對各位專家莅臨工程中心指導,表示感謝和熱烈的歡迎!
一、許東升彙報工程中心驗收進度
1、驗收工作總體推動計劃:
1)七月底之前,搬遷工作完成,功能化模塊人員正常化運行;
2)八月底之前:工程化完成,内部驗收,柔性支撐(校内外);
3)九月初:組織大學内部驗收,整改和完善;
4)九月中下旬:預驗收:評審專家指導、整改、完善;
5)十月:教育部現場驗收。
2、管理制度:
已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考核評價機制、優勝劣汰機制、運行保障機制、資源開放機制、科技轉化機制、社會服務機制等。已建立8個管理單元+科教單元:綜合辦公室臨床需求部、技術應用部、科技轉化部、産業市場部、成果管理部、國際合作部、科教融合部等。
3、工程中心功能方向布局設計:
1)中醫智能康複: 中醫智能物聯、中醫智能診斷、中醫智能機器人、中醫數字康複、中醫功法康複等。
2)現代整合康複:大數據與算法平台、智能康複機器人研究、智能神經調控(磁、電、光、聲、針推)、研究中心、腦機接口研究、肌機接口研究、3D類神經組織工程研究。
3)智慧臨床康複:智能康複臨床規範化、腦功能檢測服務、智能神經調控培訓、智能康複輔具研究、智能機器人體驗、康複裝備雙創平台、分中心等(二康、七院、嶽陽)。
4、綜合辦公室管理:
1)制度規範:管理、項目、績效、考勤
2)功能到位:功能化、企業合作
3)項目立項:項目管理,橫向項目(企業)
4)成果梳理:空間和核心内容展示
5)模塊責任:PI負責制
二、文化上牆展示(蔡總)
文字内容太多,按照會議讨論内容最好要做到一目了然、文字精煉,最好用圖片圖畫替代、在工程中心縮寫:Logo、ERC-TCMIR上還需要在研究考慮,太長了更多還需要在設計上下功夫,在中式空間裡面放放宣傳片、要動靜結合。郭教授建議增加主色調,基色的,上牆要有立體空間感,可增加電視機,靜态動态結合,盡量可更換式,便攜式,方便内容模塊更吸引力等。徐校長指示按照會議讨論的内容給大家兩個禮拜然後拿出終極樣闆。
三、研發項目彙報:
工程中心研究以智能設備研發為導向,目前拟設立十餘個研發項目,按照驗收要求,做到填補空白、技術先導、行業領先。
華續赟老師:我們團隊目前已經和上海傲意,上海金矢機器人等公司合作,目前和金矢合作的三個設備已經注冊完,預計9月份就能拿到證,和傲意合作項目已經有樣機,後期會開始拿證。許東升主任建議考慮如何加載中醫元素。
方磊老師:中醫遠程康複項目在開啟中,目前和交大研發項目檢測實時捕捉系統等、3D打印鞋墊和二康一起在合作,項目還有“肌少症”和中醫理療設備開發等。許東升主任建議目前中醫智能的闆塊和方向需要優化和集成,發揮大學專家的作用,研發需要時間維度的考量。
李源莉老師:研究項目包括智能化、便攜式、多靶點經顱電刺激神經調控設備;集穴位熱刺激-振動-藥物透皮吸收-電刺激中醫理療設備;康複臨床大數據管理平台。
路建偉老師:建立大數據平台了,目前收集腦康複為主的數據6000例、AI算法平台、生産式大語言模型、實施三年規劃、預計2023年完成。
毛夢钗老師:腦機接口-神經調控兼容系統,今年完成,市場化,轉化後期待定,專利已經受理。無創時序脊神經刺激器及配套脊根時序磁刺激線圈(依瑞德合作)。智能中醫SMARC設備(諾誠)已經開了7次會議,在進行中。經顱光調控設備TPBM(近紅外)設計方案在查閱文獻和調查研究中。
王會老師:研究項目:1.集中藥,穴位,矯形3D打印鞋墊及矯正形鞋。目前第二康複醫院合作項目支持2萬;2.多功能藥物篩選微流控芯片開發,第九人民醫院項目支持60萬;3.時空順序釋放靜電紡絲薄膜-合作,第九人民醫院項目支持20萬等。
柔性引進專家郭帥教授建議:工程中心要有中醫特色、中醫類元素、要重點突出中醫-智能-康複-工程:應該工科為主,工程中心應該姓工,工程中心布局總體思路,源頭技術,中試技術,要從科學到技術到産品相關聯,邀請中心各位領導老師到上海大學學校交流,同時給劉院長建議,工科學生老師是否可以在這邊辦公學習!怎麼在伟德BETVLCTOR招生等做了交流。
單春雷教授建議:1、要緊緊圍繞最後上交的驗收報告内容準備;2、整體邏輯思路和演示圖,源頭思路-中間中試-結局産品-臨床應用,項目之間的關聯性和互補性;3、突出已經做到的而不是計劃要做的,硬件就展示設備的實際應用情況,軟件就展示系統的管理或數據處理結果;4、突出亮點、優勢,解決了哪些瓶頸或卡脖子問題,有别于國内外已有技術的情況,對推動康複發展方向有何引領作用;5、和企業合作的知識産權問題,多通道神經調控、腦機接口、肌肌接口等産品注冊證歸屬我校,要提前溝通好;6、中醫方面,刺激的設備,與經絡穴位結合;運動的設備,與功法結合;腦活動的設備,與中醫調意結合,當然與中醫“三調(調形,調意,調息)”整合最好。不是硬的結合,而是要有結合後效果更好的證據;7、會積極整合交大生物醫學工程學院、材料、信息等學院優勢相關資源,引入到我們中心。突出亮點和優勢和企業合作注冊證的知識産權歸屬問題8、中醫方面設計在刺激方面都可以集合9、優化康複工程中心設施。
四、工程中心主任徐建光教授指示:
1、全面迎接做好工程中心的驗收、做好制度建設和驗收規劃。加強與科技處、市教委和教育部的溝通;
2、物理空間需要進一步完善細化,體現工程化,需要學習和優化,盡快參觀學習;
3、注重驗收細節,請有建設經驗的專家指導和支持;
4、加強組織管理和制度建設,組織管理具體的實施,人事任命:
1)任命許東升教授為工程中心執行主任
2)單春雷教授為工程中心副主任
3)陸琛斐老師兼工程中心副主任,主要協調各職能部門
4)鄧信遼老師為工程中心辦公室全職副主任,配合許院長完成好各項工作
5、各模塊推動要求:
1)大數據模塊:強調利用chatGPT在中醫康複的研究應用,動作要快。盡快對接建立中醫藥的大數據中心庫,盡快和公司對接合作;百度,阿裡騰訊都可以,盡快尋找到合适的方向,要開展大數據模塊中醫智能康複産品開發,這塊可以做出最好最快的産品
2)神經調控項目;企業合作方面英智是否有進一步進展,合作方式需明确,要迅速開展項目調研-企業合作建立團隊-打造設備樣機-臨床研究-注冊證。神經調控是醫工交叉最多的,是可以更好更快做出産品的。
3)腦機接口,要有臨床長期規劃、機器放在臨床一年時間,要怎麼把企業醫療機構利用好,開展好孵化和轉化的各項準備,盡快有新産品投入産出。
4)中醫智能康複:要體現醫工交叉的優勢,中醫智能設備要用數據支撐,研究具有中醫元素的設備儀器,包括機器人部分。同時要有對企業負責的态度,研究出實用的新形樣機。
希望各模塊盡快推動,全力做好中心各項準備工作。
最後許東升執行院長根據徐建光主任的指示,提出大家要全力傾注,根據驗收規劃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做到平台工程化、項目産品化、人員制度化、模塊邏輯化。同時要在兩個星期内做好相應工作安排。伟德BETVLCTOR向延衛書記和劉曉丹院長表示,伟德BETVLCTOR将全力支持中心工作,按照工程中心的總體規劃部署以及會議内容部署,重點抓落實。
供稿:中醫智能康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圖片:中醫智能康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